這里所介紹的,只是油類記錄簿第I部分,針對所有船舶機艙的污油水操作記錄。
記錄中的時間格式應為dd-MONTH-yyyy, 例如01-MAR-2022,為避免造成誤解,日期和年份用阿拉伯數字,月份用英語縮寫。
下面是從代碼C到代碼I,一共27種情況下油類記錄簿的記錄樣本,其中油渣處理為1-9,機艙處所積存艙底水非自動排放或其他處理為10-13,機艙處所積存艙底水自動排放處理為14-15,濾油設備狀況為16,意外或其他異常排油為17,燃油或滑油加裝為18-19,額外的操作和一般說明為20-27:
注意:操作者開始通過泵浦手動駁運(通過泵浦)將油渣(泥)進入油渣(泥)柜,類似操作如下:
1、從燃油分油機泄放艙收集殘油(泥),
2、收集來自機器設備集油槽、油底殼泄放的油渣(泥),
3、加裝燃油入油渣艙(泥)艙(油渣艙內所有存量視為殘油),
4、收集來自艙底污水儲存艙的油泥—這種情況下還需記錄污水的處理操作(即D 15.1或15.3項記錄)
另外,油水分離器運行時自動排油,不屬于此類。
備注:船長應該從接收設施操作人如油駁、槽罐車等處索要詳細注明接收油泥量,及接收時間的收據或證明,
該收據或證明粘附在油類記錄簿機艙處所PART I 上。
備注:收集艙底水操作無需說明,因此只需要污水存量記錄.。油泥/油渣艙柜艙容不應做C.12.X項記錄。
備注:如果該項操作開始為人工操作,操作時可能要求記入代碼“C 11.4”項。
備注:濾油設備狀況也包括報警設備及自動停止裝置,如果適用代碼“I”項也應記錄,表示由于濾油裝置或油份計故障,排舷外閥的鉛封,當系統恢復時應使用代碼F19/20/21,F19記入系統故障日期及時間,F20記入系統恢復時間。
備注:濾油設備狀況也涵蓋報警、自動停止裝置,如果適用代碼“I”項也應記錄,表示由于濾油設備故障時排舷外閥的鉛封。
備注:如果與濾油設備或油份計故障有關系,油類記錄簿中F項也應適當記錄。
啟動油污應急計劃應對油污染,排放環境包括但不限于
1、油份計失效,
2、燃油艙溢流,
3、加油軟管或法蘭破損,
4、由于碰撞或擱淺引起的油艙柜泄漏。
備注:加裝不同級別的燃油和滑油應分別記錄,確保操作透明。滑油如以包裝(如桶裝)好的形式供船則無需記錄。
備注:日期(1)是當時操作日期,日期(2)當前日期,如記錄當天日期。簽名(1)本次記錄的人員,簽(2)漏記人員簽名。
備注:IOPP附錄第3.2 3項標明了這種處理方式的要求,如果是與貨油無關的油泥油渣駁入油輪的SLOP艙,排放這種油泥油渣滿足公約第34條的要求,需用編碼”O”記入油類記錄簿PART II中。如果是從機艙多只艙柜中將油泥或艙底水駁入SLOP艙,則應在油類記錄簿第I和第II部分別記錄每次駁運操作。
08-07????來源:信德海事網
08-09????來源:信德海事網
01-02????來源:信德海事網
01-17????來源:信德海事網
03-18????來源:信德海事網
08-12????來源:信德海事網
01-10????來源:信德海事網
08-30????來源:信德海事網
04-16????來源:信德海事網
07-26????來源:信德海事網